当前位置:首页 > 工会讲堂 > 工会讲堂 >> 正文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知识问答

2014-07-07 22:15:15 来源于: 文章被浏览

1、什么是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所谓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本单位职工。职工方由工会代表职工,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民主推举代表;企业方为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其指派的代表。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主要是与工资有关的事项。工资集体协商必须坚持“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诚实守信,公平合作;兼顾双方合法权益;不得采取过激行为”的原则。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和程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受法律保护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2、为什么要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是涉及到企业和职工双方共同利益的问题,是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对职工来说,工资收入是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是职工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的核心;对企业来说,工资是人工成本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经营者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和职工追求劳动报酬最大化,这构成了劳动关系矛盾的突出问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维护职工经济利益和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要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依法保障职工参与工资分配和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益,实现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共赢,共创和谐企业,确保广大职工共享和谐社会。
3、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应把握的策略和技巧有哪些?
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策略:一是留有余地策略。留有余地策略实际是给谈判双方都留下回旋余地。对职工方来说,在提出目标和整个协商过程中都要留有余地,给协商留有一定的空间。二是迂回策略。为避免出现僵局,要及时启动替代方案,迂回达到协商目的。三是让步策略。迂回和让步是工资集体协商中重要的策略。让步涉及到众多因素,包括采用什么方式让步,什么时候让步,怎么让步等。第一,一次让步的幅度不宜过大,让步的节奏也不宜太快。因为让步太大,会使对方觉得你这一举动是处在软弱地位的表现,建立起对方的信心和提高其期望水平。第二,每次让步都应当换取对方在某些问题上的相应让步或优惠条件,体现出对己方有利的宗旨。第三,要以己方较小的让步给对方以较大的满足,从而求得较大的回报。第四,让步的时间选择要恰当,掌握好火候,使对方感到得到的让步是来之不易的,促使协商的成功。第五,提供充分理由帮助对方做出让步。我们在协商中要提供充分的理由说明对方的让步是明智的选择,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第六,双方的让步要同步进行,即以一方让步的许诺谋求对方也作出相当的让步。
当协商遇到较大分歧难以继续时,可采用休会策略。要及时建议休会,以便赢得时间,深入研究对策,征询上级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并可与对方进行会下沟通,找到破解僵局的途径和办法。必要时还可使用借用第三方策略,请示政府劳动部门或上级工会,让劳动部门和上级工会或有关专家、权威人士出面,促成问题的解决。
 4、工资集体协商有哪几种形式?
工资集体协商的形式主要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是以企业为单位,由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代表依法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签订本企业工资集体协议。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如区、镇、村、街道、经济开发区等),由区域工会组织与相应的区域企业组织、企业代表组织或企业方推选产生的代表,依法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签订覆盖本地区所有企业的区域性工资集体协议。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以行业为单位,由行业工会组织与相应的企业组织、行业协会或由同行业企业方推选产生的代表,依法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签订覆盖本行业所有企业的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企业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工资标准等内容,不得低于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的规定。
5、工资集体协商主要分为哪几个步骤?
工资集体协商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十六个规范动作。第一步,产生代表:产生协商代表;确定首席代表;聘请代表;培训协商代表。第二步,启动要约:在广泛、深入了解职工和企业相关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协商要约;要约答复;向上级工会报告。第三步,协商准备:搜集各方面意见;准备协商材料;确定协商重点;进行协商沟通。第四步,正式协商:履行集体协商程序;发生分歧不能解决时申请协调,以利早日达成共识。第五步,审议审查: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代表签字;(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合同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部门审查;(劳动部门收到文本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工资集体合同(协议)生效执行,协商双方代表应于5日内将生效的工资集体合同及时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
6、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劳动生产率、企业人工成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劳动者的不同状况等。
(1)企业经济效益。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是企业实现利税的多少。企业在按规定上缴国家利税之后的留利部分成为职工工资状况能够得以改善的前提条件。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工会应该适时向企业提出工资增长的要求,通过集体协商,实现职工工资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而不断提高。在企业处于困境、经济效益下降时,工会需要及时了解有关社会经济和企业经营的变化情况,通过集体协商,尽可能地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
(2)企业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的生产成果与其付出的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率,是反映劳动者劳动效率的指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职工工资增长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协商双方就工资问题进行协商的重点,是放在每年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增加的收入中应当有多大份额用于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工会在协商中提出的工资增长目标,一般应建立在企业产品价格稳定、效益增长、就业扩大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的基础之上。
(3)企业人工成本。企业人工成本是指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或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简单地说,人工成本就是一个企业为劳动者花费的全部费用。企业人工成本的高低,一方面直接影响到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所获利润;另一方面它又关系到职工在提供劳动之后能得到相应劳动补偿的水准。人工成本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住房费和其他人工成本等。所以工资不是人工成本的全部,在协商中要从工资、就业、福利、培训等多方面统筹考虑。在工资协商中,工会要清楚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和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例,通过同行业的对照和企业历年的对照,找准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合点。
(4)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这是工会在工资协商时的主要参考依据。要研究分析企业平均工资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当地消费价格指数、同行业同类企业工资水平等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企业职工工资。
(5)劳动者的劳动状况和工作岗位。投入劳动是获得工资的前提,工资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是由劳动者的技术能力、训练水平和劳动态度等决定的。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往往与劳动者的贡献大小直接相关,从而影响工资水平。
另外,企业文化等因素也对工资协商产生影响。在跨国公司中,如欧美、日、韩企业都有他们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做法,有各自的企业文化特点,这也是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工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的重要参考因素。
7、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本地区同行业同类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利率、税率、汇率的变动等情况。
(1)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线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其他经济社会指标,确定的年度工资增长原则和水平。建立工资指导线是政府通过提出建议、提供信息等措施,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的一种宏观调控方式,是国家指导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引导企业工资合理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进行工资协商,确定合理的工资水平、工资增长率的重要依据。工资指导线一般为一定的工资增长幅度,有上线、中线和下线,同时有人工成本预警线。在工资协商中,企业应结合实际确定职工工资水平,一般情况下,最低不应低于下线,最高不得高于人工成本预警线。
(2)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是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和全年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进行抽样调查,经过汇总、分析、修正后形成的各类劳动力在市场中的高、中、低三种不同的工资指导价位,用于指导企业合理确定不同行业和不同劳动岗位的工资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确定是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均衡的结果,即工资是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均衡价格。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劳动力供求状况,是企业双方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合理的工资水平、工资增长率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形下,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将受到影响,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工会应采取在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定员定额的条件下,阻止企业过多地削减人员,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多数劳动者拥有其工作岗位,并取得合理的报酬。
(3)本地区同行业同类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这是确定工资水平需要参照的重要系数。工资实际上是劳动力的价格,当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劳动者受到本身利益的驱动,也在追求个人收入的最大化。同时,工资又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同类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价格应该大体相同,其工资成本也应基本相同,否则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企业在工资协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时,需要考虑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最具可比性的同行业同类企业的工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物价水平、衡量生活费用水平的指标。物价水平和生活费用水平决定劳动者及其家庭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开支,是工资协商中的基本依据。如果职工的名义工资保持在原有水平上,而社会物价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或者职工名义工资的增长低于物价增长幅度,都会直接导致职工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因此,工会在工资协商中,要将物价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在工资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确定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一般采用将工资增长与物价指数挂钩的方法,保证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得到补偿。
(5)利率、税率以及汇率的变动情况。利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额与存款或贷款数额的比率,它由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综合情况进行确定。利率水平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职工的收入水平都有影响。税率和其他税收手段一样,影响和调节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确定工资水平,可以因为国家开征不同的税种、执行不同的税率而受到不同的影响。汇率又可称为外汇价格或外汇行市,它是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定值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一国出口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技术贸易在国内外市场上价格的竞争力,而且还关系到一国金融资产的国际相对收益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外汇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企业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利润水平。因此,工会在进行工资协商时也要考虑上述因素。
8、工资集体协商应包括那些内容?
《集体合同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明确了工资协商有7个方面的内容:即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加班、加点工资及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工资调整办法;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特殊情况下职工工资(生活费)支付办法;其他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是工资政策的具体体现,它取决于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方式和水平。主要有岗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浮动工资制、定额工资制等。工资分配形式是劳动报酬的分配方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形式,也有的以完成一定的生产工作任务作为工资分配方式。职工工资应主要根据其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贡献四个基本要素来确定。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方式,自主确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企业工会应代表职工与企业就职工工资的基本构成、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具体标准、分配原则以及年终奖金、分红等内容进行协商,尤其是经过集体协商确定企业的劳动等级分类并确定各等级工资标准。
工资水平和工资标准是在一定时期内职工实际工资的高低程度,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是某年度职工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工资集体协商一般以年度职工人均工资水平为基本内容。
奖金是以货币形式对职工所付出的超额劳动的补偿和奖励,如超产奖、节约奖、技术革新奖等。津贴是补偿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下,如高温、井下环境中付出的额外和特殊的劳动消耗,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补贴是为保证职工实际生活水平不下降,根据一定的标准,发给职工的补助性收入,如通讯、交通费补贴等。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集体协商合理确定。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工作时应该获得的工资。按照国家规定,加班加点工资不低于如下标准:(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企业工资支付办法应包括:支付项目、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支付周期和日期、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等内容。职工工资应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等形式替代货币进行支付。职工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结算周期不应超过一个月;特殊行业的工资支付形式可以由双方协商约定。工会要与企业就工资支付时间、支付方式、支付项目以及拖欠支付时给予补偿的标准等内容进行协商。如果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必须按照双方约定的日期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无故拖欠和克扣。
职工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工资待遇及特殊情况下工资的支付,主要包括试用期间、病假、事假、产假、探亲假、婚丧假等假期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占用生产工作时间,用人单位给劳动者支付工资的办法和标准。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主要指企业停产期间的职工生活费支付办法。企业停产期间应支付职工生活费,其标准不得低于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占用生产工作时间,应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应按本人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9、职工方协商代表和职工方首席代表怎样产生?
职工一方协商代表由工会组织推荐,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并得到半数以上职工的同意。职工一方首席代表一般由企业工会主席担任,也可以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协商代表担任;未建工会的用人单位,职工一方首席代表由上级工会指导职工协商代表推举产生。
10、企业方协商代表和企业方首席代表怎样产生?
企业一方协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确定;企业一方首席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担任,也可以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
11、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双方首席代表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根据《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第11条规定,协商双方的首席代表在工资集体协商期间除履行协商代表的职责外,还要轮流担任协商会议执行主席。协商会议执行主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组织协调工作,并对协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12、本企业以外人员是否可以担任协商代表?
双方首席协商代表可以书面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受委托的协商代表人数计算在本方代表的人数内,并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三分之一。
13、在委托本单位外的专业人士担任协商代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委托本单位外的专业人士担任协商代表时应注意四点:一是被委托的人员应能弥补本方协商代表知识结构的不足;二是委托形式要采取书面委托;三是委托人数不能超过本方全部代表的三分之一;四是被委托的人员不能担任首席代表。
14、职工方工资集体协商代表享受哪些保护?
企业应当保证职工协商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必要的工作时间。职工协商代表因履行代表职责占用劳动时间的,其享受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福利等待遇不变。职工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企业不得对职工协商代表采取歧视性行为,不得违法解除或变更其劳动合同。
15、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应由哪方提出,采取何种方式提出?
职工和企业任何一方均可以书面形式提出进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的意向,对方应当自接到协商要约书之日起20日内书面答复。同意协商的,双方应当约定协商开始的日期。
16、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应该明确提出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时间、地点和议题等,还应附有协商代表资格认定书。
17、如何制定工资集体协商方案?
首先,了解职工对工资调整的要求。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而不是代替职工同企业进行协商。因此,必须了解和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工会可通过召开座谈会、征询问卷等方式了解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同时,也要向职工介绍有关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使职工对工资调整的要求趋向合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搜集的资料,做好资料的分析、整理、测算工作,拟订出工资集体协商方案。在协商方案中,制订富有充分弹性的目标体系非常重要,一般制订三个层次目标:⑴争取达到的目标,即最理想的结果;⑵务求达成的目标,也就是预期实现的目标;⑶必须实现的目标,也是最低要求,即协商的底线。这样,使目标有了弹性,增加了协商的回旋余地。在制订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对方可能提出的方案和使用的策略,准备充足的理由和证据,确定协商重点和优先顺序,做到实事求是,考虑企业承受能力;科学测算,优选方案;讲求策略,有理有利有节;确定目标,实现双赢。
18、集体协商指导员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集体协商指导员应从社会各界从事劳动关系领域工作的专家、学者、律师、教师、社会工作者、企业管理工作者等方面人士中聘用。依据全总《关于建立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受聘的集体协商指导员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心群众工作,乐于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这是对其政治要求。二是熟悉国家和地方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对其知识要求。三是熟悉工会工作,具有一定的集体谈判知识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辨析能力。这是对其能力要求。四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认真,作风优良,办事公道,敢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善于表达职工利益诉求。这是对其作风要求。
19、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集体协商指导员要指导、帮助和参与基层工会依法开展集体协商,其主要职责有四个方面:一是接受基层工会的请求,受上级工会委托,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会同企业方进行集体协商;受地方工会的委派,作为职工方的协商代表,直接参与基层工会同企业方进行集体协商。具体承担: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会收集职工意见、提出协商要约、拟定协商方案、研究协商策略、确定协商内容、起草集体合同或工资协议等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等,并负责收集和整理与工会集体协商相关的企业经营生产情况、资料、数据和信息。二是围绕推动企业建立工资协商共决机制,重点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促进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三是为基层工会开展集体协商提供咨询服务。宣传国家和地方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和集体协商相关专业知识,并在同级工会的领导下,对集体协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四是组织对企业职工方集体协商代表进行培训,提高其协商能力。
20、工资集体合同的期限为多长时间?
工资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一年,期满前六十日内,双方应当依照法定的程序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重新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并提交劳动部门审查。


 

打印】【关闭

作者: